188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赢得精彩#

图片

图片

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高层指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人:赵楠     资料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时间:2022-07-12     浏览次数: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88体育app: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这是党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一、深入学习领会188体育app:总书记188体育app: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内涵

(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之路的发展。188体育app: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本质的特征,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指明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今天培养的学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这就决定了在方向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含糊。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注重政治引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更加注重面向人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188体育app: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188篮球比分: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重要论述,饱含着188体育app: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要求。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面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好教育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培养模式,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使教育选择188篮球比分:样、成长道路更宽广,使学业提升通道、职业晋升通道、社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要进一步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

(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持续增强服务贡献能力的发展。188体育app: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些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明确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阐明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迫切需要,指明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服务面向和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已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增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前瞻性,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要面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自主培养188篮球比分: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人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突破的发展。188体育app: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坚强决心,深刻阐述了深化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直接表现为教育普及水平和全民受教育程度的全面提升,本质上是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深刻变革,涉及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考试招生、监测评价等各环节,体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各方面。要在方向上以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拓展;在重点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着力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完善教育体系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创新教育发展和服务供给方式,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实现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在策略上统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切实将教育改革的动力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活力,不断开辟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五)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提升世界影响力的发展。188体育app: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对外开放在国家开放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指明了新时代深化教育国际交流的目标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一带一路”为重点、以多边合作为平台、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在大变局中前行。加快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向未来,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将开放合作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对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借鉴吸收,扩大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以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二、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成就,科学准确把握新时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

一是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从中央到地方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更加完善。全面推进188体育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引领青少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广大青少年学生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庆祝建党百年,展现了爱党爱国的青春力量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体育美育普遍加强,劳动教育广泛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更加优化,立德树人新氛围新成效不断形成。

二是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基础更加坚实稳固。2021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2.91亿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总体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78%,全国所有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建立,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教育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脱贫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持续显现,上千万学生实现了通过接受教育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为世界提供了教育减贫的中国经验。

三是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教育投入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系统推进教育领域法律法规修订,新时代教育法治保障更加全面。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双一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全面提高。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产出一批解决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高校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部省合建高校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深入推进,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能力持续提升。

四是深化教育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上水平。持续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多措并举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驰而不息推进“双减”工作,减负提质取得明显成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覆盖58个国家和地区。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教育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实施,对教育的城乡、区域布局提出了新要求。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将更加紧密、直接和现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技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迫切需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实现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值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教育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文化也离不开教育的传承和创新,必须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教育贡献。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成为国际竞争的高地和关键领域,被推向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位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更为激烈,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加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会聚一流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人才培养结构和学习者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重塑教育形态和学习方式。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够契合,同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差距;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突出;高校创新与服务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服务支撑能力亟待提高,关键领域改革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和发展趋势,深入落实中央要求,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求,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善于从策略上找出路找办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命题、历史使命,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荣光所在。

三、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发展新局面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188体育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用188体育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持续推进党的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工程,善用“大思政课”,统筹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壮大建强学校思政工作队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统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着力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生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和家庭第一课堂的重要作用,调动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打造育人点,延长育人线,拓宽育人面,推动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不断加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实基础。

二是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大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在“有学上”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上好学”。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补齐短板弱项,提高保教质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完善保障机制,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坚持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构建服务全产业链、全生活领域和全生命周期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形象。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大力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环境。实施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加强高等教育的分类指导,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发展现象。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引导高校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加快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统筹推进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面向特定群体的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推动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三是提升教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有力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坚定“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的决心和自信自强,坚决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庞大人才需求。加强和改进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建立紧缺人才预警机制、专业重点建设机制,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持续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大中小各学段有机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加快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坚持“四个面向”,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基础研究和推进有组织科研方面做出重要机制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强化政策引导,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引导高校更加注重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生态。

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更好发挥教育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的服务、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形成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布局。统筹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共赢共生,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全球布局,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深化与重要国际组织合作,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交流,提升层次和水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是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坚决有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体系健全、内容完备、层次合理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坚持破立并举,全面推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健全学校督导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评估监测。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教考招相衔接的体制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抢抓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创新,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推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创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赋能,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建设并充分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数字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坚持推动把教育投入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整合优化经费使用方向,向困难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推进高质量教师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优化教师队伍资源统筹配置。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引导和支持教师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提高社会地位,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

五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发挥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推动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188体育app: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加强对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分类精准指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支部建设,做好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大安全观”,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党建工作中,层层压紧责任链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巩固深化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激励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文发布时有删节)



作者:怀进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来源:《时事报告》2022年第6期